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.8万亿m3。其中地表水2.7万亿m3,杀菌用软水盐,地下水0.83万亿m3,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、互为补给,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.73万亿m3,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.1万亿m3。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,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 m3为轻度缺水;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m3为中度缺水;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m3为重度缺水;人均水资源低于500 m3为极度缺水。中国目前有16个省(区、市)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,有6个省、区(宁夏、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山西、江苏)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。
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。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,占全球水资源的6%,仅次于巴西、俄罗斯和加拿大,居世界第四位,软水盐,但人均只有2300m3,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/4、美国的1/5,在世界上名列121位,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。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,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,仅为11000亿m3左右,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m3,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。到20世纪末,全国600多座城市中,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,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,软水盐出口,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m3。
中国水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:总量并不丰富,人均占有量更低。地区分布不均,水土资源不相匹配。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.5%,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%;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.5%,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%。年内年际分配不匀,旱涝灾害频繁。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%以上,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年较为常见
水质软化是用软水树脂进行离子交换,不用盐的。
盐只在树脂再生时使用,所以和过滤多少水无直接关系。
间接的看一个软化水设备处理量与再生盐消耗量的关系,就要看原水硬度、处理要求等一系列参数了。
实际上完全杜绝以上两点是不可能的,这就要看被处理水的情况了。
实际使用上来说没必要研究再生次数,99含量软水盐,可测试出水硬度,如再生后处理量不能达到原处理量的70%,可以考虑更换了